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美麗海灣,美麗不再

圖片:還我原本的杉原灣 - 陳敏明 攝於1997 - 刺桐部落格

四月的第一天,大致天晴。正當我騎著單車,奮力地在美麗的花東海岸線上飛馳的時候,另一群人,也在同一路線上,不過是逆向徒步,正準備向北進發。

這一隊自稱為「不要告別東海岸」的徒步隊伍,包括了有卑南與阿美兩族血統的歌手巴奈等多名花東藝術創作者與音樂人,準備從台東的杉原沙灘出發,循著祖靈帶領的道路,沿台灣最美的花東海岸,走過每一片被財團強佔、政府要做大建設的土地,希望在4月20日前走到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的總統府前。他們想告訴大家,東海岸的美景,將會發生許多環境負荷不了的大事。他們知道,這次的苦路如果不走,下次便沒有美景可走了。

很可惜,只差了一天,我錯過了遇上這一群美麗的人的機會,卻目睹了他們的出發地,台東杉原海岸上那絕不美麗的美麗灣度假村。

帶著愉快的心情離開卑南鄉杉原灣畔的「小魚兒的家」,向台東市方向進發,沒多久,眼前是一座刺眼的龐然大物。這是「美麗灣開發計畫」的工地現場,五層高的建築物,基本上已經完工。設計過時如廿多年前深圳灣度假村的主體建築物,截斷了延綿的天然海岸,遮蔽了美麗的沙灘,與周圍的環境,顯得格格不入。這個被台東政府標榜為「帶動台東經濟發展與地方繁榮、增加就業」的開發案,屢次引發爭議。財團被揭以狡詐手段刻意迴避環評程序,地方政府卻配合放行,跳過法定程序發放土地及建造執照。雖然遭法院多次裁定為違法,台東政府卻無視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和內政部指令,堅持繼續開發,其後更以黑箱作業方式強行通過環評。

杉原海岸是台灣東部唯一的沙岸地形,擁有美麗天然的海岸景觀,更是當地刺桐部落的阿美族人傳統的活動地區。度假村施工過程中,當地生態環境不斷遭受破壞,海洋及珊瑚礁被污染。杉原灣原是稀有的貝氏耳紋珊瑚的棲地、且種類多達150種,但數據卻顯示,活珊瑚覆蓋率,已比2009年下降約10%。這裡也是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方,建築工程開展後,八個月內,接二連三有海龜擱淺死亡,雖然原因不明,但海龜登岸之路,已被截斷。

圖:來自地球公民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不要告別東海岸」面書專頁

地方政府把海岸的國有土地交給私人財團經營,剝奪普羅大眾接近使用海岸的權利之外,也造成原住民文化保存的問題,令他們失去原本靠海謀生的方式,只淪為開發財團的廉價勞工。整個過程中,受影響最大的原住民,一直被忽視,族人中不乏相信開發能帶來就業、改善生活的想法,但也有不少希望保存他們與海岸土地密不可分的的傳統文化,政府卻只讓公眾聽到支持開發的聲音。美麗灣爭議初期,被認為只是破壞自然環境的問題,直到刺桐部落阿美族人站出來發聲,公眾才開始明瞭,開發案對部落的傷害與分化有多深。

曾經向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老師請教過美麗灣的問題,他認為,美麗灣並非個別事件,破了這個缺口,整個東海岸就要全面淪陷,部落文化與自然資產,將會被掏空。地方政府常以公共建設為名榨取土地,卻非為公共利益,而是為財團提供低廉的投資開發成本,同類事件,單在東海岸就多達六十多宗,「不要告別東海岸」隊伍徒步途中走訪的,也只能是其中少數。盤據杉原沙灘的美麗灣度假村有85個房間,只算是中型開發,同一海灣中,便有三個各自超過500房間的大型開發案正在規劃中,只要美麗灣一過關,這些大型開發便會開始動工。美麗灣的個案,讓我想起香港的西貢大浪灣與大埔的龍尾灘,雖然龍尾灘的命運仍不樂觀,大浪灣總算是保住了,只不過,相比起台灣東海岸的嚴峻形勢、當中利益交纏的醜惡,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騎單車沿花東海岸一直南下,沿途是全台灣原住民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土地開發造成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一路走來,最教自己口定目呆的,莫過於看見在花蓮秀林鄉那壯麗的山海景觀中,忽然冒出一座座突兀的水泥廠。靠山的太魯閣族人已被水泥業強佔土地,如今靠海的台東都蘭灣阿美族部落,也要被觀光設施包圍了;下一站的達仁鄉,排灣族的部落,仍在即將成為台電核廢儲存地的夢魘中。台灣在在2005年頒佈了「原住民族基本法」,載明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土地內從事開發,應諮詢並取得原住民同意或參與,分享相關利益,現時財團和政府,卻總是在決定開發土地後,才通知世代居此的部落居民。

進入花東地區以來,難得的天氣放晴。本來變得美麗的心情,在經過美麗灣後,忽然又沉重起來了。近年香港人愛上了到台灣旅行,對花東海岸的壯麗風光,更是趨之若鶩。在歡天喜地地入住豪華的渡假村之時,也請想一想,背後讓當地環境與原住民揹上的,是什麽樣的代價。環島途中走過東海岸,更加明白需要珍惜的理由。


(文章另見於 2013-4-21<主場新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